close

  浙江慈溪的四名青年因涉嫌搶劫,6月5日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四人家境都不錯,但都不工作,經濟來源靠父母供給。他們的父母為了逼孩子自食其力想盡辦法,今年春節前夕,有兩人被父母分別“斷供”。這四人為了尋找經濟來源,就實施了一宗搶劫,拿走32600元現金等財物,併在作案後到義烏躲避,一個月後落網。(6月6日《現代金報》)
  相信這起事件中的四名當事青年的父母,會感到格外懊悔。相信他們之前已經想盡了辦法,不管是耳提面命,還是讓其他有關的親朋好友現身說法,都沒能讓孩子邁出擇業或創業的第一步。可以認為,當事青年既無擇業或創業意識,也沒有相關的能力。這種情況下,光靠單方面的“斷供”,很難起到預期效果。
  從四名青年長期依賴父母供給經濟來源而拒絕工作,面臨斷供便迅速策劃實施搶劫的表現來看,他們最欠缺的是責任意識。過度依賴他人與拒絕承擔責任在許多時候,會成為一體兩面的行為特征,這顯然也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通常與青年人生成長歷程中,父母在學業、生活選擇方方面面的越俎代庖有關。簡單說,四名青年很可能從來就沒有為自己做主,也不必擔負任何可能的行為責任或代價,已經形成思維和行為定勢。
  父母(以及家庭的其他長輩)、教師主導孩子(學生)的成長,按照前者自己的願望和目標來塑造孩子(學生),希望孩子(學生)都能刻苦學習,以在應試競爭中取勝。那些打著素質教育旗號的自主招生考試、才藝鑒定加分項目,也都統統被納入到類應試競爭的枯燥訓練之中。而今一代的中小學生的父母,大多經歷過應試教育特別是頗顯殘酷的應試選拔競爭,深知孩子讀書之苦,卻認定只有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幫孩子做主,不讓其在其他任何方面分心,才算是對孩子“負責”。父母的這種理解,最終導致相當多的年輕人在走出校園、跨入社會後,不懂得何謂責任以及如何擔負責任。並且,由於成長階段中,很多父母總是以麻煩和問題解決者的身份出現,割斷孩子行為與責任之間的聯繫。
  稍稍岔開話題,最近在全國一些地方的高中,即將迎來應屆高考的高三學子們集體撕碎書本和試卷。很多人在抨擊學生們不尊重環衛和清潔工人的勞動付出,不愛護環境衛生。也有人為學生們辯解,認為撕書撕試卷不過是為了發泄壓力,排解緊張。還有人調侃稱,人生最大的悲劇在於,高考前解壓撕了試卷和課本,高考後慘遭落榜。
  在筆者看來,撕書撕試卷確實可以理解為學生們對應考壓力的應激式反應,但更能說明的是,已經成年的年輕學生對學校與家庭環境中的長期被動行為方式有著極強的逆反心理,渴望找到哪怕是一件小事的突破口由自己掌控。如果真有考生在高考成績後落榜,考試前又曾把課本和考卷撕得乾乾凈凈,父母大可不必過度責怪,而應想辦法幫助孩子認識行為與責任之間的聯繫,如果確定孩子復讀,可以創造條件讓孩子勤工儉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購置新的課本。
  言歸正傳。這起事件的當事青年會因為自己的魯莽行為而招致法律製裁,這將成為他們人生中的巨大污點。他們的父母應當更為積極主動的與司法部門、管教單位合作,幫助孩子正確對待過錯,調整觀念,並放下包袱。唯有如此,一時的過錯才可能為當事青年改過自新、矯正行為、重新培養責任意識創造機會。
  文/鄭渝川  (原標題:“斷供”逼出搶劫,源於家庭教育的失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41ldmh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